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科学院李正强教授受邀为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作者:熊平发布时间:2023-06-21浏览次数:193

619日上午9点,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正强教授受邀为学院师生做了以“发展遥感卫星信息产业,支持双碳行动战略”为主题的学术报告。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及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在1A321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党委书记江启峰教授主持。

李正强教授首先介绍了气候变化的问题,以及“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由人类活动(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增加了地球大气层温室气体(CO2CH4等)排放,导致地球气候系统的长期升温。针对这个问题我国提出了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报告会场

其次,李正强教授介绍了碳卫星的发展情况,对各国的碳卫星做了介绍以及现代遥感卫星的发展趋势。其中提到遥感卫星趋向于同平台探测温室气体、污染气体、气溶胶这三类关键大气成分,并采用联合反演、同步校正、交叉验证等方法来提高反演性能和观测可信度;高光谱(污染气体)、激光雷达(温室气体)、多角度偏振(气溶胶颗粒物)等新型卫星遥感技术获得快速发展,有效扩展新的观测参数和精度;卫星平台从极轨卫星、静止卫星向多形态、组网观测发展,今后2-3年(2025年前)可望形成新一代的大气环境卫星观测系统,为双碳、大气污染等重大问题提供关键支撑。

最后,李正强教授介绍了空天信息在支持“碳达峰”行动的具体措施:抓住学科发展契机、促进人才的聚集、加快从国家投入到产业应用的转化、抢占科技先机,支撑双碳重大需求。

报告人简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创提出了 “偏振交火”卫星载荷科学方案,发起创立了国际偏振最高奖项Arago奖;发展了基于太阳-天空偏振辐射的地基气溶胶被动遥感技术体系,创建了国际首个偏振气溶胶观测网(SONET),率先提出的月亮辐射计定标和处理方法成为全球140余个地基站点的观测标准;建立了大气颗粒物物理和化学成分的协同遥感探测方法,原创提出“偏振交火”载荷方案并在国产高分五号02星、大气环境01星上获得发射,有力支撑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等计划的实施,也在国际上开辟了通过遥感反演手段绘制PM2.5浓度变化的环境分析研究新途径。承担和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专著4本,发明专利30余项。


Baidu
sogou